周光明院士(左一)和实验室的同事
获得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证书
日前,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公布2019年度新当选院士名单,共有全球33个国家的109名专家成功入选。来自亚美体育入口(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的周光明教授成功当选为生命学部通讯院士,成为中国11名入选专家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宇航科学院的院士不是由个人申请的,而是经过院内同行提名、评议和投票选出的。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对个人贡献的认可。
良师益友相伴,瞄准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
“国际宇航科学院是国际宇航界著名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亚美体育入口(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独墅湖校区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张画满实验方案的白板前,刚刚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的周光明告诉《科技周刊》记者。
作为联合国正式认可的国际学术机构,国际宇航科学院吸纳在航天学的某个领域或对空间探索至关重要的某个科学分支中做出卓著贡献的个人成为院士,致力于利用航天科技促进人类和平与社会发展。在周光明看来,进入空间辐射生物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冥冥中注定的,科研道路上遇到的众多良师益友,更是让他愈发坚定。
从兰州大学毕业后,周光明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并获得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的博士学位,接着前往日本访学。“日本的科研条件特别好,所以我特别兴奋,科研非常努力。”说到自己拼命学习的情景,周光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日本人做事注重细节,主张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也帮我养成了好习惯。”
随后到美国求学的四年里,周光明依旧是那块渴求知识的“海绵”。“哥伦比亚大学学术氛围特别好,每天午餐时间都有大师们在作学术报告,这让我接触到了非常广泛的科学前沿。”周光明十分享受在其中的思想碰撞,也让他收获了值得一生跟随的老师——Tom K. Hei(黑国庆)。“黑教授不仅在学界有威望,本人还极具亲和力,乐于助人,他儒雅的气质和细致的做事风格都对我有很深的影响。”谈及这位老师,周光明表示自己非常幸运。
2007年3月,周光明回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所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始了他坚持至今长达十多年的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2015年3月,正式加入亚美体育入口(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破解生存难题,做航天员的坚强后盾
空间辐射是载人航天向长周期、深空探索推进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银河宇宙射线能量高,能够穿过航天器以及航天服给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空间辐射对航天员的损伤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对航天员的辐射安全进行评价成为了世界性难题。”周光明说,这正是他和他的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
“当航天员身处太空,无论是在轨道,在飞行途中,还是在行星表面,都存在着空间辐射的危险。”周光明坦言,中国在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大都在国外已有基础上拓展新方向,虽然水平相当,但还是需要增加积累。
目前,周光明所在的辐射生物中心由9位讲座教授、20余位学术骨干组成,柴之芳院士提出并支持建成的“大师+团队”人才结构让这支队伍既有坚实基础,又有创新活力。“我们目前的研究首先是建立空间辐射安全评价系统,特别是要针对中国人的疾病谱,发展自有知识产权的空间辐射安全评价系统。” 周光明说。
“航天员在执行航天任务之前都需要对可能遭受的空间辐射危害进行预先评价。空间辐射能量高,仅从生物医药和物理屏蔽的角度去降低空间辐射对航天员的健康影响是不够的。我们为此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低代谢和时间节律。”周光明说,与航天员中心合作开展的低代谢研究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即人体在处于低代谢状态时,辐射抗性较强,人体自身对辐射有一定抗性。
“利用时间节律抵御空间辐射的策略是比较有创意的想法。昼夜节律方面的研究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在不同的时间窗口,人体对辐射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周光明说,目前团队正在研究什么时间窗口内,人体对宇宙辐射的抵抗力是最强的,由此探讨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最佳时机。
面向重大需求,抓住中国空间站建成机遇
“我们从2003年开始开展空间辐射的相关研究,随着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未来还会继续开展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我们国家对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的需求日益迫切,这是属于我们的机遇。”周光明说。
在此趋势下,从上天前的预测到航天员的防护,再到地面的太空环境模拟,都是科研人员需要攻破的难点。但是,从实验室到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缺乏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落地很困难,所以目前还处于科研阶段。”
“现在我们的学生语言、理解、沟通能力都过关,就是缺乏主动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时间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我国在这一块人才储备稀缺的现状,周光明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学校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所以我也一直鼓励同学们出国去开会、交流、做实验,多多参与联合培养项目。”
周光明看好年轻人的发展,他建议,“选择科研方向首先要看到国家需求,从1992年,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用,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年轻人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所长不断积累、坚持,达到在某一领域的精深。”
2016年8月,亚美体育入口(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空间生命研究院正式成立,周光明参与了揭牌仪式。来到苏州工作后,周光明看到了在这片土地上开展事业的无限希望。“苏州与国际接轨,管理理念先进,对待科研的开放程度高。”周光明看了眼窗外,此时虽至初冬却依旧绿意盎然,“这里机会很多,不少学术会议都选择在苏州召开,都是帮助我们打开眼界的通道。”
“我国即将建成空间站,这将推动我们的研究进入极佳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中国的宇航员遨游太空时,背后永远都会有我们科研人员在安全防护上最有力的支持。” 周光明说。本报记者 王 拓 通讯员 张东润
《新华日报》2019年11月27日 第17版